推广面积前10名的小麦品种有一半是这里培育的

发布时间:2023-11-05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

  在河南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粒粒种子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持下,正经历着从田间走上餐桌的“智慧蝶变”。

  日前,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跟随河南省政协调研团队,走进中原农谷,见证中国农业的科技进步。

  调研队伍的第一站来到了中原农谷展厅,这处建筑门前是两大片整齐的水稻田,水稻已然成熟,金黄丰满的稻穗垂下沉甸甸的头,欢迎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从田间的指示牌可知,两片稻田分别种植着我省首个自育超级稻“新稻18号”和我省审定优良食味品种“新香粳1号”。

  进入中原农谷展厅,30根亚克力柱形容器映入眼帘,它们装满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10种作物的种子。

  展厅内陈列品丰富,上百种优质作物的种子和植株、农用无人机、全自动农业种植区模型、各色包装精美的农产品……它们展示着河南种业取得的丰硕成果,记录着一粒种子从播种到丰收,再经过加工走上餐桌的每个环节。

  讲解员介绍,中原农谷核心区谋划实施重点项目共64个,总投资365.3亿元。目前,中原农谷已入驻省级以上种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43个,初步形成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中原农谷入驻种业企业74家,培育的郑麦379、郑麦1860、百农4199、新麦26、百农207等5个品种,推广面积均居全国前10名。

  要种出品质好、产量高的庄稼,光靠育种远远不足。在新乡市师寨镇的高标准农田上,藏着呵护农作物茁壮成长的“黑科技”。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种大豆长满了这片土地,一簇簇黄灿灿的豆荚挂满枝头。

  平原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科郑晓凡介绍,这片种满大豆的农田是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的一小部分,面积约1.5万亩,将于一周后收获。而整个项目总面积超过10万亩,涉及5个乡镇、64个行政村,总投资4.46亿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农田一侧,有一处由栏杆围起的农田六情预警监测站,里面布置着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赤霉病检测仪等设备。这些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能轻松实现气象环境、土壤、作物、墒情、虫害等信息的实时监测预警。

  “之前一群人干的农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群众都能抽身打工挣钱。”郑晓凡表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水1393万立方米,节约人工费用2960万元,直接受益农民9.7万人。

  要处理巨量信息、统一管控高标准农田的中原农谷数字化智慧大脑是如何运转的?在新乡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区域服务中心内,能够找到答案。

  据了解,该服务中心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打造了农业植保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采集系统、耕地质量检验管理系统等10个智能系统;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路网、林网、电网、水网相连接,最终形成具备“一张网、一张图、一个中心、N个系统”的数字化智慧大脑,实现高标准农田全生命周期监管。

  智慧大脑如何帮助农民增收?据介绍,该服务中心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多元化功能,建立电商直播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和特色文化宣传,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实现品牌品质消费创新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据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中原农谷将聚焦“种业创新”这一中心任务,全力推动中原农谷核心区快速成势见效。

  种业方面,加速科创平台集聚,加强人才团队引育,加快种业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推动现代种企集聚发展。

  平台建设方面,重点布局种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检验测试综合服务平台、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四大公共平台,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务体系。

  配套服务方面,为了让人才无后顾之忧,中原农谷将进一步健全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的提高综合承载力、吸引力、影响力。

  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陈剑虹表示,按照规划,今年,中原农谷“四梁八柱”将构建完成;2035年,全球十强种业企业培育实现突破,形成千亿级种业、粮食产业集群,中原农谷科技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等跻身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