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10-31 作者: 乐鱼全站app网页版

  今年我市夏粮小麦再获丰收,面积增加,单产与去年持平略减,总产再增,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好头,奠定了全年粮食丰收基础。秋播工作事关明年夏熟乃至全年稳粮保供,夯实夏粮丰收基础,才能赢得全年粮食生产主动权。抓好秋播,是继续夺取明年夏熟丰收的重要基础。今年秋播有利因素和坏因并存,有利因素:一是今年夏熟丰产丰收、增产增效,农民种麦的积极性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稳定面积有基础;二是各级政府格外的重视粮食生产,扶农政策持续向好;三是种源较充足,今年夏收时局部地区早播麦遭受“穗发芽”灾害,周边省份良种生产受灾,但我市收获基本没受影响,秋播用种基本有保证;四是农机装备及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准不断提高,各类经营主体科学种麦水平逐步的提升。不利因素:一是农资价格上着的幅度较大,可能会影响生产投入;二是稻茬小麦晚播面积大的问题始终是客观存在;三是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秋播期间天气特征情况存在不确定性,连阴雨天气是影响秋播进度和播种质量的最大威胁。针对秋播有几率存在情况,各地按照农业强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本着对粮食安全、对农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谋划好今年秋播工作,全面把握秋播形势,认真分析有一定的问题,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针对性技术指导意见。今年小麦秋播技术思路:立足“抢”字当头,适时抢收腾作换茬,提高秋播适期播种比例,压缩晚播面积。以优化品种布局、抢抓秋播进度、主动防灾应变、提高播种质量为重点,以落实主推技术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加快主推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努力扩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全面夯实秋播基础。具体技术意见如下:

  各地要根据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目标考核的要求,统筹考虑农业结构调整、麦油轮作扩种油菜、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耕地轮作试点等,按照宜麦则麦原则,优化种植布局,确保我市小麦面积稳定在474万亩以上。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高质高效的要求,积极推介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调优品种结构,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落实好小麦品种布局。品种选择要突出抗病与广适相结合、高产与优质相结合,加大多(高)抗且高产优质品种推介力度,确保大面积生产用种安全,淮北地区重点推广淮麦33、淮麦40、淮麦44、淮麦46、淮麦50、淮麦920、瑞华麦549、徐麦33、徐麦35、江麦186、淮麦66、郑麦1860等优质专用品种;沿淮及淮南地区以宁麦13、扬麦23、扬麦25、扬麦28、扬麦33、镇麦12、宁麦资126、宁麦资119、西农979、扬辐麦4号等优质专用品种。

  我市粳稻收获期普遍偏迟,秋播期间常遇连阴雨,土壤含水量高,不利于小麦机械化播种。粳稻收获前要及时断水,应在割稻前7~10天及时断水,为小麦适期播种(晚播)创造条件。特别是稻茬小麦总体茬口偏晚,播种季节紧,秋播工作要突出“抢”字,粳稻要适期抢收,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为秋播晒田、整地、施肥等作业留出时间。

  俗话说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和壮苗,是实现“足穗、壮秆大穗、增粒增重”高产目标的基础。要着重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根据我市稻麦两熟茬口季节偏紧的主要特征,小麦秋播总体上要突出一个“抢”字,在确保播种质量的基础上抢抓秋播进度,尽可能适期播种。正常的情况下,播期每提前一个星期,田间出苗率可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在茬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早播,以提高田间出苗率,确保早发分蘖、多出冬前大蘖,促进冬前壮苗。我市淮北片旱茬和籼稻茬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10~20日,粳稻茬半冬偏春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20日~30日;沿淮及淮南片春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25日~11月10日。

  基本苗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高产和稳产。高产、超高产栽培,应在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播种量,以尽可能少的基本苗获得预定穗数,做到壮个体和足群体兼顾。生产上由于播期长、播种方式及播种质量差异较大,小麦出苗率差异大。因此,要根据播期、播种质量确定适宜的播种量。适量播种就是要遵循上述原则,并根据不同播种期、土壤墒情、耕整地质量、栽培与天气特征情况等影响出苗率、成苗率和分蘖成穗率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结合当地常年真实的情况合理调节播种量,确保适宜的基本苗。大面积生产上,适期早播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2万以内;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6-18万。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适期播种在墒情适宜和种子发芽率一般的情况下,可根据“斤种万苗”原则确定播种量,晚播、气温较低条件下田间出苗率下降,斤种成苗6~7千,需适当加大播种量。

  适墒播种是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条件,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 70%~80%)时播种,既有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也利于播后及时出苗,促进齐苗壮苗。秋播时遇到干旱情况,应立足抢墒、造墒、抗旱播种,若遇连阴雨天气或土壤湿度过大田块,要掌握“宁迟勿烂”的原则,应提前开好“十字”沟或“串心”沟排除田间积水,创造适播条件,避免烂耕烂种造成出苗不齐(缺苗断垄)和僵苗不发。

  秸秆还田是不是到位,整地质量高不高,必然的联系到播种出苗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农机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一是水稻收获机械要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碎草切碎长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碎草匀铺不到位需人工铺助撒匀。二是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旋耕等方式来进行灭茬埋草整地,提高整地质量,创造小麦适播条件。耕翻灭茬埋草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有条件的地方可大力推广犁旋一体秸秆还田作业机(耕翻埋草+旋耕整地),大力推广旋耕灭茬(2次深旋埋草)作业,其重点是机械动力要足(100马力以上机械)、墒情适宜,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防止稻草富集于播种层,要杜绝小型手扶拖拉机旋耕埋草作业。在季节允许、墒情适宜、秸秆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可在碎草、匀铺、晒干的基础上,采用“旋耕-灭茬-埋草-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械直接播种作业。三是播后适度。播后适度可确保种、土紧密结合,防止吊空苗及土壤跑墒。四是基肥中增施氮肥。一般基肥中应增加总施氮量10%左右的氮肥,防止秸秆腐熟过程耗氮影响壮苗。五是因地制宜选择短共生稻田套播稻草全量覆盖播种方式。土壤粘重、湿度大的稻茬麦地区通过耕翻、旋耕方式秸秆还田难度较大,可采用短共生稻田套播稻草全量覆盖播种方式,应尽可能做到适期套播,缩短共生期,套播较早的田块水稻收获前0~5天内套播为宜,套播较迟的田块水稻收获前4~7天内套播为宜,水稻收获时确保做到碎草、匀铺,水稻收获后及时做好开沟覆土、麦苗2叶1心前追肥及化除等田间管理工作。

  人工撒播是我市小麦主体播种方式之一,播种量和均匀度难以准确掌握,播量偏大效率低,极易造成丛籽、深籽、露籽,易恶化群体和后期倒伏,使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下降,是制约我市小麦产量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大力推广机械匀播种麦方式,是扭转人工粗放播种方式、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今年秋播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特别是小麦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专业化机播服务优势,大力推广小麦机械匀播。一是旱茬小麦力争全部推广机械条播;二是腾茬及时且墒情适宜的稻茬小麦,采用免(少)耕条播机精细播种,适期播种及早播的高产田块,应适当调整扩大行距,行距扩大到25厘米;三是腾茬较迟、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相对持水量大于80%)的稻茬小麦,改机条播为机撒播。

  施足基肥,科学运筹,控制总量,提高利用率。在施用农家肥和秸秆还田的同时,结合耕整地施足基肥。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田块前期增施速效氮肥10%左右,调节氮碳比,防止秸秆腐熟过程与苗争氮。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有效磷丰富的土壤适当降低磷肥施用,缺磷土壤适当增加或稳施磷肥,以基施为主。过量施氮地区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一般适期播种时亩施45%复合(混)肥或配方肥25~30公斤及尿素10公斤;晚播以基施复合(混)肥或配方肥为主,适当减少基肥中氮肥施用量。根据小麦产量来确定每亩肥料用量,亩产水平500~600公斤的,亩施纯氮控制在18~20公斤;亩产水平400~500公斤时,亩施纯氮控制在16~18公斤。根据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吸肥规律和目标产量,科学运筹氮钾肥,适期播种基、追氮肥运筹比例分别控制在5~6∶5~4,迟播田块要降低施肥量同时降低基肥比例。有条件的地区,示范推广“速效氮+缓释氮”一基一追施肥模式。

  要树立全程防灾减灾意识,从播种开始就要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一是药剂拌种,防病壮苗。推荐使用包衣种,对于光籽麦种要根据植保部门的要求选用相应药剂拌种处理,防止小麦腥黑穗病、纹枯病等系统侵染病害与土传病害的发生。适期早播麦子也可用专用拌种剂拌种,促进生根、发蘖、壮苗。药剂拌种要注意根据药剂说明书严格掌握用药量,现拌现用,当日播完。二是配套沟系,防涝降渍。麦子播后适时机械开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深20~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0~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确保内外三沟相通。稻田套播田块可通过提高开沟密度和深度,增加开沟取土量,覆盖畦面,防治露籽 。三是播后及时,防冻保苗。秸秆还田入土后易引起土壤暄松,跑墒透风,抗旱、抗寒能力变弱,遇干旱年份易引起干冻死苗。播后及时适度,可弥合土缝、保墒防冻、促进出苗,对于淮北偏旱地区或偏旱年份特别的重要。对稻田套播等露籽苗,增施土杂肥或增加沟泥、秸秆覆盖等。四是科学化除,防止冻药害。坚持“封杀结合、以封为主、科学用药”的防除策略,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化除,越冬前杂草达标田块,根据杂草品种和草量选用对路药种搞好化除,努力控制草害。要注意施药前3天后5天日均气温不能低于8℃,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适宜时用药,防止药冻害的发生。五是及时制定各项抗灾应变技术措施。针对播种出苗期间可能遇到的出苗不齐或干旱、湿害等不利天气特征情况,及早制定各项抗灾应变技术预案,确保秋播工作顺顺利利地进行。对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有几率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要及时提出抗灾应变技术意见,切实抓好灾后技术指导工作,有效控减因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