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探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 乐鱼全站app网页版

  新华网陕西频道6月13日电(记者郑凯伦)“芒种”前后,我国北方小麦产区呈现出一片忙碌的夏收景象。记者走进河南省南阳市的田间地头,听农户、专家及学者讲述农事艰辛,细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南阳市政府共建的小麦试验站对当地农业带来的点滴变化。

  南阳市是国家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小麦播种面积近1000万亩,粮食总产量约占河南省的11%、全国的1%。由于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淮麦区过渡地带,因此这里的小麦养殖情况在该区域具有典型意义。

  南阳小麦试验站于去年启动,今年5月正式挂牌。王成社教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也是试验站的首席专家。他用“一手抓良种推广,一手抓农技培训”总结该试验站的使命。

  在试验站下属的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几亩试验田被田垄均匀隔成几十个小块,每一块前都有醒目标识标明告知在此试种的小麦品种。王成社教授介绍,该选育园自去年成立以来共开展试验研究项目20多项,试验鉴定育种材料5000多份。今年该园共选育275个品种(系),经优中选优,有望选出3至5个品种,在明年进行大田试验。

  在近年于南阳成功推广的小麦良种中,西农979当属其中的佼佼者。据南阳市农科院研究员张明辉介绍,该品种可谓“应运而生”:“南阳地区适宜种植冬性品种的小麦,然而冬性品种多晚熟,经常在成长的关键期、5月份面临倒伏、热干风和病虫害等危害,造成欠收。西农979作为半冬性早熟多抗品种,很适合在南阳推广。”

  记者从示范园中种植的西农979中随机抽取若干株麦穗观察,发现每穗穗粒均在35粒以上,个大饱满。

  “所谓‘害年定品种’,就是说丰年的时候大家产量都不错,可遇到病虫害严重的年份,西农979这种多抗性品种依然能取得较好收成。”王成社如此分析西农979的优势所在。

  品种好不好,还得农户自己说了算。今年50岁的海本玉是当地小麦养殖大户,他全部千余亩农田种的都是西农979。“丰年的时候一亩地产量在1000斤出头,收益肯定过千元了,刨去成本后,净收入在一亩300多元”。海本玉掰着手指对记者算起了“账”。

  南阳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赵群友站长介绍,南阳地区从2006年前后开始示范展示西农979,田间表现优异,于是很快通过试种农户一传十、十传百的“辐射扩散效应”,如今已成为河南的主栽小麦品种。

  “有了良种,农民不了解配套的栽培技术也不易实现增收。”王成社表示,南阳小麦试验站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学生和农民群众的技术培养和训练和交流。

  自2014年成立以来,试验站已组织专家讲座3次,学术研讨会4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多份,共培训农业干部与农户共3万人次,既促进了“高大上”的学术交流,也满足了农户对实际栽种技巧的需求。

  一见到王成社教授,海本玉马上从田里跑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王教授经常到地里来指导我们耕种,跟这里的农户都很熟。我也参加过示范站组织的培训,技术人员给我们讲耕种、施肥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实用得很!”

  王成社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配备了20名科学技术人员的队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兼职,但每人每年都要在南阳驻站120天以上。无论是年过六旬的教授,还是尚显稚嫩的大学生,都和当地农民一起吃住,一起下田,在第一线手把手传授与种植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西农979由西北农大的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及其团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育成。年过古稀的王辉教授今年还亲自来试验站驻站两周时间,和农民一起下田,考察西农979的成长情况,与当地农业干部交流栽培经验。记者正常采访时得知,当地农户、农业干部在送别王辉教授时依依不舍,一名52岁的农业干部还流下了热泪。

  谈及试验站下一步的工作,专家普遍表示虽然已在良种推广与农技培训领域取得不少成绩,但依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其一,种子市场规范性差,令农民常有“挑花眼”的苦恼。当地农科院官员表示,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多”、“滥”、“杂”,种子推广受商业“推手”影响大,公益性良种推广工作则相对迟缓。“适合本地的种子进不来,市场上却有很多不适合本地的种子,遇到害年非常容易导致大面积歉收,甚至酿成农业生产事故。”

  其二,即便是优中选优的良种,也面临能否通过国家级与省级审定的挑战。赵群友和记者说,国家于2005年审定西农979时,明确其适宜区域为“河南省中北部……”,其中并无南阳地区。在该种子于近年试种取得较高产量后,河南省于2014年批示同意在南阳引种。“2013到2014年,省里在南阳搞了五个试点,五个点最后全部增产,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7%。省里这才同意引种,这是对该种子的一种认可,但严格来说,南阳还是不在国家对西农979的审定种植范围内,这里有一个政策的模糊性。”

  其三,在农技培训方面,由于当地青壮年劳力多在外地打工,因此受训主体普遍是留守人口,对培训的有效进行造成一定困难。

  “今天在农村务农的都是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差,接受速度也比年轻人来得慢。关键是一户老人最多打理20亩地,通过采用优良栽培技术亩产可能增收个百分之几,都算下来增收也并不多,所以他们没积极性。”谈及“留守农业”问题,王成社表情严肃。

  对于海本玉这样已实现集约化管理的种植大户,新技术的激励作用体现得更明显。“海本玉这样的大户有上千亩地,增收个1%也是不少的利润,所以他们乐于接受新技术。”王成社说,“然而发展集约化农业就会涉及土地流转,如何保证土地流转的公开透明?会不会有很多农民在这一过程中失去得以维生的一亩三分地?这都是要进一步规范的领域。”(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