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西农”良种传奇

发布时间:2024-01-13 作者: 乐鱼全站最新官网登录

  每年的5月上旬,黄淮麦区的小麦就在阳光照耀下产生淀粉,形成蛋白质。这样一个时间段,小麦就进入灌浆期,也进入到实现丰产的最后一个关键期。今年5月不平静,黄淮麦区尤其是河南省,在4月初的低温之后接连遭遇的袭击,冻害、赤霉病、倒伏,让不少小麦“倒下了”。

  灾年看品种。5月17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五里源乡大堤屯村一个千亩麦田里,一排排麦子正昂首挺立,放眼望去,只见整齐划一,绿海中微微泛黄。

  “西农538就是好”“这个品种值得推广”。当天,来自河南各地的200多名种子经销商来这里观摩“西农538”示范田,大家对这个品种交口称赞。组织这场观摩活动的河南省供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水文忠更是一脸欣喜:“市场上小麦品种成百上千,西农品种独树一帜,这个品种我们选对了。”

  “西农538”由我校高翔教授团队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审定,2017年获得陕西省科技一等奖。该品种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弹性足、韧性好,平均亩产高达514公斤。2017年通过引种试验,开始在河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目前正在参加湖北省生产试验。

  令人刮目相看的,除了“西农538”,还有“西农979”“西农511”“西农529”“西农585”“西农822”“西农928”“西农219”“普冰151”等等,而吉万全教授团队今年5月刚刚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西农511”,生产经营权以455万元的价格转让,更是刷新了学校及陕西省农作物品种技术转让费的历史记录。

  以陇海铁路线为轴,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江苏连云港,北至河北石家庄,南到安徽阜阳,这一个网球拍形状的区域,就是全国小麦生态区划中经常提及的黄淮麦区。有关的资料介绍,这一区域麦播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在国家小麦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农小麦良种很早就享誉全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西农良种就在黄淮麦区广泛种植赵洪璋院士主持培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李振声院士主持培育的“小偃6号”,宁琨研究员主持培育的“陕农7859”“陕农229”,接力成为50年代至90年代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起了主导作用。

  尤其是赵洪璋院士,他主持培育的系列小麦品种大幅度提升了小麦单产,为我国解放初期的粮食生产和国家安全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主席的多次接见和赞扬。国家召开粮食工作会,周恩来总理点名“西农的赵洪璋院士”参加。1959年,“碧玛1号”单个品种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9000多万亩,创造了我国小麦品种年种植培养面积最高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河南省每年小麦养殖面积保持在8000万亩左右,和陕西省每年的1000万亩相比,这里的天地更广阔。小麦育种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得中原者得天下”“黄淮麦区,是小麦育种的春晚舞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为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模式,小麦良种开始走出陕西,挺进中原。2008年,学校和黄淮麦区地方种业公司、农业科研单位及种子管理部门联合共建小麦示范园,把西农自育的小麦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展示在“农民家门口”。目前,学校在黄淮麦区已建立小麦示范园21个、小麦试验示范站2个。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据负责示范园组织实施工作的刘耀斌副研究员介绍,小麦示范园建立后,我校每年示范推广小麦品种10余个,推广面积26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1亿元。其中“西农979”成为黄淮麦区新一轮换代主栽品种,已累计推广1.34亿亩,“小偃22”已累计推广6000万亩。包括“西农979”“西农538”“西农511”在内的20余个小麦良种,还在河南省进行了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总费用约1500万元。“西农”小麦良种的影响力在黄淮麦区持续提高。

  “西农”小麦品种何以在黄淮麦区产生巨大影响?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说,西农有着悠久辉煌的小麦育种历史,“优质、多抗”一直是西农小麦品种的突出优势和特色。

  我校小麦育种专家、“三秦楷模”王辉教授认为,西农小麦品种的特色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学校所在的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称。这个地区小麦种植历史悠远长久,先人们对面食特别讲究,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岐山挂面、面皮,杨凌蘸水面、武功锅盔、蒲城蒸馍等特色食品,对面粉的品质要求就很高,品质低的小麦品种很难在关中站住脚。

  从小麦生产的生态类型看,关中地区位于黄淮麦区的西部,是我国东、西、南、北麦区的交汇地带,条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等主要病害,这里都有。另外,小麦生长后期还有可能会出现干热风灾害。特殊的自然条件,让关中地区的小麦平添了多重考验,也让小麦品种选育更看重抗性。

  我校小麦育种始于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的沈学年教授,他在我校(原国立西北农学院)任教期间,广泛搜集小麦种质资源,分别从潘氏世界小麦和当地小麦中选育出“碧玉麦”和“蚂蚱麦”,并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碧玉麦”抗锈能力强,茎秆坚韧,色碧绿,上有白色蜡质,籽粒大而透明如玉,故得名。蚂蚱麦选自当地农家品种,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碧蚂1号”就是用这两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

  注重交流协作是我校小麦育种的优良传统,在合并组建之前,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农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三家育种单位的科研人员,经常相互观摩,交换材料。特别是赵洪璋院士,不仅倡导开放育种,更是身体力行,乐于助人,提供亲本材料和育种指导毫不吝啬。“陕农7859”的亲本材料中有“丰产三号”的身影,“小偃4号”的亲本材料中有“丰产1号”,而“西农881”的亲本中有“小偃6号”。

  以李振声院士选育的“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个,包括大名鼎鼎的“陕农229”“西农979”“西农511”等。优质、多抗的西农小麦深入人心,黄淮麦区到现在还传颂着“要吃面,种小偃”“西农979,谁种谁富有”的谚语。

  优质多抗的特色让西农小麦良种捧回不少国家大奖:“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小偃6号”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陕农7859”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和应用”获得大北农科技奖植物育种奖。

  赵洪璋院士创新制定育种目标、少而精的小麦杂交育种思想影响深远,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等先进的技术国际领先,同时建在河南的两个小麦试验示范站促进了专家们在杨凌与河南两地穿梭育种,诸多因素都为持续选育优质、多抗、广适的西农小麦良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食为天,粮安天下。据了解,作物优良品种在产量上的贡献率为45%左右。不完全统计结果为,我校先后培育了10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0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良种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习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视察时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时表示,当前我国种业呈现快速发展形态趋势,下一步要始终确保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今年是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如何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擦亮小麦良种的“西农”品牌,续写中国小麦育种史光彩夺目的新篇章,成为学校领导、3万名师生、广大校友尤其是我校小麦育种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麦黄时节专家忙。从4月底开始,我校小麦育种工作者像往年一样,陆续奔赴黄淮麦区,观察夏前小麦生长状况,为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打基础、绘蓝图。5月12日至13日,校长吴普特、副校长钱永华、植物病理学专家康振生院士,专程赴黄淮麦区,考察我校主持的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和小麦示范园,观摩我校自育的小麦主推品种大面积示范田,现场听取王辉、吉万全等小麦专家的介绍。

  成立于2016年的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小麦品种审定的试验渠道,2017-2018年度联合体的参试品种共有21个,我校参试品种有8个,其中4个为第二年区试品种。吴普特对小麦联合体试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考察期间,吴普特在河南长葛与我校小麦育种专家们座谈,深情回顾我校作物育种历程,尤其是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的光荣传统和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勉励我校小麦育种专家薪火传承,在新时代开创西农小麦育种更美好的明天。

  “西农”小麦良种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走出了国门,在非洲和中亚落地开花。“普冰151”的选育者张正茂研究员刚从哈萨克斯坦完成中哈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小麦传播归来,他说,赵洪璋院士心怀社稷、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我们农学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紧跟新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切实深入生产实际,脚踏实地工作,就一定能把西农的小麦育种事业发扬光大,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