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赵洪璋 小麦杂交之父

发布时间:2023-12-30 作者: 乐鱼全站最新官网登录

  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一生与小麦育种结缘的赵洪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何金江说:“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下雨后试验地的第一个脚印一定是他的。”几十年如一日,赵洪璋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整天泡在试验田中。有时遇上狂风或滂沱大雨,别人往家跑,可他却往地里跑,冒着狂风大雨观察小麦倒伏情况。每次出差前总要去试验地看一看,回校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先去地里,然后才回家。

  1988年7月,赵洪璋爱人突然病逝,当时他还在研究室开会。同年,赵洪璋也患上了冠心病。为了把“西农881”后代选育好,他拖着病体撑着干。1993年国庆节,他还坚持在地里播种,小儿子跑到地里找他吃饭,也被他拉着做了帮手。病逝前几天,赵洪璋还分别与小麦研究室的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还和助手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

  何金江回忆说,赵洪璋老师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命。”1988年他因病在小儿子单位宝鸡卫校疗养,宝鸡市委、市政府希望赵洪璋留在宝鸡,学校送他一套房子,他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一天不见小麦,我就不能安宁。”去世前几日,还亲自给宝鸡市农牧局领导写信,指导农业生产问题。动身住院时再三叮嘱儿女们要把信发出去。

  注:何金江,男,1936年6月生,河南宝丰人,1956年开始跟随赵洪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担任赵洪璋科研助手,参加杂交组合选配、田间杂交管理、杂种后代选育工作到1996年,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等。

  赵洪璋不仅为人民奉献出一批又一批小麦品种,还在长期育种实践中悉心钻研、锐意改革,形成了别具一格、精湛实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赵洪璋常说:制定育种目标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育成品种是决胜在十年之后。而十年中间生产条件必须要发生明显的变化,育种工作只有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试验地条件下进行,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育成品种能适应持续不断的发展的环境条件。水肥是控制和稳定试验地地力的门槛,也是适应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赵洪璋抓住此点,在适应生产持续增长的长变化中谋求试验地条件的短稳定。控制和稳定以水肥条件为主要因子的试验地地力水平,既要使地力不断有所提高,保证满足育种目标超前于生产规格要求,又要保持年际间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均匀一致,避免忽高忽低而影响连续选择的效果。对于试验地的耕作制度和育种材料的种植方法及播种期,他都采取对应措施给予适当规范化,使年度间差异降到最小程度。他还根据天气特征情况长稳定、短变化的特点,以常年的稳定气候规范性状选择的标准,结合当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动情况,并参照对照品种的实际表现来分析判断试验材料性状表现的真实程度,从而合理调整选择强度。

  他重视理论,勇于开拓,坚持标准又善于灵活把握和认准即抓、一抓到底的思想作风,出色地展示了他尊重科学的态度,驾驭知识的本领和灵活应变的机智。

  据说赵鸿章一生劳苦却积蓄很少,存款不足千元去世时许多农民自发前来送行,西安殡仪馆人潮涌动,许多花圈和挽联的落款是某某县农民,这无疑是对赵洪璋先生一生功绩的最大肯定。

  1950年代,赵洪璋把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小麦品种与当地的几个新品种杂交培养出了三个品种,增产10%---30%。

  1955年,赵洪璋凭借自己在小麦杂交育种上的成就成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在次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连任三届。

  1959年,他培养出了三个系列小麦的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1.1亿亩,其中“碧玛1号”独占9000余亩。

  50年代末的时候,他又培养出了“丰产三号”亩产300公斤左右,增产10%---20%。

  赵洪璋又将杂交育种的目标转向了矮化研究,培育出“矮丰三号”,增产10%---20%,并在1978年种植至500余万亩。

  赵洪璋的一生主要是从事小麦杂交育种,研究成果也是持续出现的,不同时期总有不同良种推出。

  赵洪璋老师在育种思想上所表现的前瞻性、预见性、实践性、开拓性无人企及,他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小麦育种基本理论,对后续作物育种工作者们的影响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