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走且看2024年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24-01-11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这个进入转基因玉米、大豆商业化种植的许可,是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公示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的基础上开展的。但是公示共51个品种,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到12月7日,公示全部通过。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商业化种植扫除全部障碍。在2024年春天,转基因种子即将正式播种。

  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告,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是国内转基因玉米品种的主要种子生产基地。26家获批企业中,24家从事转基因玉米品种研发的企业,种子生产基地都位于此。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是国内转基因大豆品种的主要种子生产基地。以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脉育503、脉育511等大豆品种为例,其种子生产地点为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

  全球十大种子企业之一的德国科沃施(KWS)公司,其前中国区总裁周伟认为,获得了生产经营许可证,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能开始销售。目前不少经销商和零售商慢慢的开始跟厂家沟通接洽,争夺转基因种子的代理权。

  周伟表示,对于渠道而言,谁先拔得头筹,也会获得比较好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这也是转基因种子带来的新的商业机会。不仅如此,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通过品种审定,也给农民、种企和性状公司能够带来了收入增加的机会。增加出来的收入来自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增产潜力。

  周伟以玉米为例计算,一亩地给农民带来增产8%-10%,假设按照10%来算的线元价格来算,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在农药、化肥、人工等其它投入不变的前提下,从普通品种更换成了转基因品种,每亩地就可以给农民增加120元的收入。

  科迪华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表示,转基因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促进效果已经被研究验证。

  农民的增收也代表着种业产业链收入增长的机会。近年来,种企面临着种子溢价空间存在限制的困境。河南技丰种业集团董事长李继军曾撰文写道,玉米种企自2021年就呼吁种子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很有限,与制种成本上着的幅度严重不匹配。要想玉米产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所有的环节均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而转基因的推广应用可以轻松又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周伟计算,按照现有的市场规则,农民每亩地增加的120元收入中,种子产业链可以拿回20%,这部分由转基因种子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分享。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高级分析师林逸丹表示,预计农民对于转基因种子的偏好会提升,所以转基因种子也有提价空间,那提价之后,相当于种子公司的利润水准能有所提升,同时在毛利率、净利率等方面也能有所改善。

  “公司刚拿到证,正在逐层报备,对接相关流程。未来一个月内应该能开始销售,但具体销售方式,现在还没有收到明确通知或安排。现在一切都在等待农业农村部的通知。”2023年12月28日,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目前还没有两种转基因玉米品种的现货,可以公开销售时,公司会在官网上通知。东亚种业生产的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此次拿到了生产经营许可证。两个月之前,东亚种业的这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初审。

  东亚种业获批的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分别被建议种植在包括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等地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以及东华北区域和包括河南、山东、河北保定等地的黄淮海夏玉米区。

  公司转基因产品和普通玉米品种有差异,属于定点销售产品。这类产品不会像普通产品那样,谁想买就能买得到。比如,2022年,在产业化试点开展销售时,公司此次获批的两个品种的生产、加工、发货时间,以及发货区域等信息都要向农业农村部及时报备,2022年试点的销量较少。“2022年,公司在内蒙下辖的通辽市和赤峰市的试点销售,每一袋转基因玉米品种都登记到户,还需要登记购买者的身份证号。”

  自2023年10月17日首批品种审定正式落地后,率先获得转基因审定品种的龙头种子公司,将迎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的快速提升。初审通过的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从玉米品种数量来看,隆平高科公司数量第一;从性状获批数量来看,大北农公司数量第一。

  隆平高科方面,种子业务为其主营业务,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高科技种子及种苗的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其中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种子为核心业务板块,2023年上半年,玉米种子毛利率41.8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9%,毛利率增长了1.43%。

  大北农方面,大北农的种子业务仅占据营业收入的1.69%(2023年上半年),但因为技术领先和性状获批数量最多,大北农在种业也拥有独占鳌头的实力。当前,种业格局趋于集中,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公司更易获得领先市场份额。

  目前大北农在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数量均领跑。同时,作为整个一体化布局的最上游,玉米业务、大豆业务均有所布局,且种业收入在逐渐增加,大北农种业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4.0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9.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71%。

  生产方面两家公司相差不大,隆平高科种子生产和采购一般采取“公司+代制商(大户)”的委托代制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自制模式和公司流转/租赁土地自办基地模式,其中委托代制模式和自制模式为目前主要的生产采购模式。

  大北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委托制种方式来进行生产,依据市场情况和销量预测制订生产计划,确定整体制种面积和数量,与相关种子生产基地签订制种生产合同,确定基地制种面积、质量发展要求及其他合同事项,再由其向各农户落实生产。

  对比来看,隆平高科本身属于种子企业,而大北农的营收构成中,种子收入占比较小,是通过授权的方式给其他种子企业,采用收取授权费用的方式经营,但大北农的一体化布局中种子研发是最上游的“基石”,本质还是种品研发公司,可以说其优秀的上游奠定了下游庞大的业务体量。

  转基因玉米、大豆商业化种植许可是一发布,长期资金市场便蠢蠢欲动。2023年12月29日,种业龙头隆平高科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10.94%股权转让给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央企基金″),基于整体战略需要,优化公司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结构,公司拟与央企基金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隆平生物10.9400%股权(对应注册资本 892.1570 万元)转让给央企基金,转让价格为3.61亿元。

  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对隆平生物持股由 15.9411%变更为5.0011%。

  公开资料显示,央企基金现有股东109家,涉及93家中央企业,募资规模为337.43亿元,主要股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资产总额(未经审计)为459.43亿元。

  从近年来在种业领域的布局来看,国投集团的种业布局已基本成型,2021年央企基金以合计约4.1亿元获得隆平生物34.17%的股份,今年国投集团注资40亿成立国投种业布局生物育种产业,并拟10.94亿元收购丰乐种业20%股权,而此次交易完成后,央企基金从隆平生物股权也将由34%变为44.94%。

  实力雄厚的央企基金亲自下场,或与国家种业振兴的政策息息相关。巨头加速布局下,种业产业有望充分受益。

  隆平高科说,本次交易不影响公司与隆平生物在转基因性状方面的合作,有利于优化公司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结构,符合公司整体发展的策略,预计本次交易产生投资收益约2.2-2.5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隆平高科实现营业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加5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3亿元。

  2023年,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指定了试种范围,在包括内蒙古、吉林、河北和云南省在内的四个省份,种植培养面积大约为400万亩。那么,随着更多的品种通过品种审核认定,是否意味着2024年会全面放开种植区域?

  根据业界有关人员透露,2024年,我国的转基因玉米培养种植面积依然将会受到严格控制。种植省份可能将会由2023年的4个扩大至8个,种植培养面积也将会由2023年的400万亩扩大至1000万亩左右。

  根据业界预测,在未来6年左右,转基因玉米、大豆的种植培养面积可能将达到40%左右。

  声明:封面图片来自:“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如涉及不正确使用请联系编者删除。